骨质疏松症模型 – 3B Scientific Osteoporosis Model User Manual
Page 14
 
®
中文
这个教学案例生动形象地比较了骨质疏松症患者和正常人的胸椎,是医学研究和病人诊断的理想教
案。下面显示的是第11号和第12号胸椎。
左边是伴有椎间盘狭窄的骨质疏松患者的胸椎影像片,已按顺序排好。展示在上面的胸椎体从中间
切开。用磁力附着的椎骨部分可以很轻易地移开,以显示其切面。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由烧结引起
的胸椎体上部的断裂部分,例如在此过程中由于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骨组织倒塌,骨骼病变,我们还
可以看到明显的骨赘。
为了做出比较,在右手边展示两张相应的健康人体的胸椎影像片。胸椎体上部也同样用磁力附着并
且能够轻易移开。
每组胸椎骨影像片都有一个链接,显示以骨组织活检切片为基础得到的两组微电脑断层3D模型。	
这些图像显示了患有骨质疏松症骨骼的微结构。与健康人相比,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较小。
A-1 侧面观察健康的第11节胸椎和下面邻近的椎间盘,以及第12节胸椎(简化的)
A-2 侧面观察有骨质疏松和退化性变化的第11节胸椎和下面邻近的椎间盘,以及第12节胸椎
(简化的)
B-1 通过有骨质疏松和退化性变化的第11节胸椎主体的正中矢截面
B-2 通过健康的第11节胸椎主体的正中矢截面
C-1 高分辨率微型CT三维图像再现:骨质疏松的脊椎骨的活组织检查,显示了密度的降低和结构
的变化.
C-2 高分辨率微型CT三维图像再现:健康脊椎骨的活组织检查
	 1	 棘突
	 2	 横突
	 3	 上关节病变
	 4	 上关节表面
	 5	 肋骨表面
	 6	 下关节表面
	 7	 脊椎骨的主要部分
	 8a	 脊椎主体部分椎间盘上表面
	 8b	 脊椎主体部分椎间盘上表面(骨质疏松和退化性变化)
	 9	 第11节胸椎
	10	 骨赘(退化性变化)
	11a	 椎间盘
	11b	 椎间盘(退化性变化)
	12	 脊椎骨下面的切迹
	13	 第12胸椎
	14a	 疏质骨(骨质疏松和退化性变化)
	14b	 疏质骨
	15	 骨小梁
骨质疏松症模型